离心泵气蚀生产机理浅析
当前针对汽蚀发生机理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由柯乃普(Knapp)提出的气核理论,该理论认为液体中始终存在着微小的气核,当局部压力低于汽化压力时,该处的核子就会迅速膨胀成为气泡,从而导致汽蚀的发生。
汽蚀破坏机理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机械作用,该观点认为汽蚀破坏是由于气泡溃灭时产生的微射流对壁面材料产生冲击所致 。
从国内外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当前针对汽蚀的探讨多针对传统的离心泵或轴流泵,而针对本文中新型流道式排污泵的汽蚀特性研究尚未发现;当前多数汽蚀试验均基于开式试验台,其精度低于闭式试验台;目前采集汽蚀时的压力脉动信号多将单一传感器安装于水泵进口或出口处,但仅由单处提取脉动信号特征量来诊断汽蚀并不明显且较为片面;综上所述,搭建一符合国家标准的闭式汽蚀试验台来探讨其汽蚀性能,并尝试采集多点压力脉动信号提取汽蚀特征量以确定适合新型流道式排污泵汽蚀诊断的监测点具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