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YS工程塑料耐腐蚀液下泵

FYS型工程塑料耐腐蚀液下泵是一种直接浸入化学介质中进行抽送液体的立式离心泵,采用工程塑料和金属整体衬包,复合、挤出等制造工艺,具有耐腐蚀、钢性好、无泄漏、重量轻、维修方便等优点。 依据介质、温度的差异,为满足不同用的需求,可分别选用聚全氟乙丙烯(F46)和增强聚丙烯材料(FRPP)。
FYS型液下泵的型号说明

材料
|
HT200
|
1Cr18Ni9Ti
|
Cr18Ni12Mo2Ti
|
叶轮
|
离心式双平衡叶轮
|
开式双平衡叶轮
|
代号
|
T
|
B
|
M
|
代号
|
L
|
K
|
FYS型耐腐蚀液下泵性能参数
型号 |
流量 |
扬程 |
出口直径 |
电机功率 |
转速 |
液下长度 |
25FYS-10 |
1.5 |
10 |
20 |
1.5 |
2900 |
300 |
25FYS-18 |
3.6 |
18 |
20 |
2.2 |
2900 |
|
40FYS-15 |
5 |
15 |
32 |
3 |
2900 |
|
40FYS-20 |
10 |
20 |
32 |
3 |
2900 |
|
40FYS-30 |
10 |
30 |
32 |
4 |
2900 |
|
40FYS-40 |
10 |
40 |
32 |
5.5 |
2900 |
|
50FYS-20 |
15 |
20 |
40 |
3 |
2900 |
|
50FYS-25 |
15 |
25 |
40 |
4 |
2900 |
|
50FYS-30 |
15 |
30 |
40 |
5.5 |
2900 |
|
50FYS-40 |
15 |
40 |
32 |
7.5 |
2900 |
|
50FYS-50 |
15 |
50 |
32 |
7.5 |
2900 |
|
65FYS-32 |
29 |
32 |
50 |
11 |
2900 |
|
65FYS-40 |
29 |
40 |
40 |
11 |
2900 |
|
80FYS-20 |
50 |
20 |
65 |
11 |
2900 |
|
80FYS-30 |
50 |
30 |
65 |
15 |
2900 |
|
80FYS-34 |
50 |
34 |
65 |
15 |
2900 |
|
80FYS-40 |
50 |
40 |
50 |
18.5 |
2900 |
|
100FYS-32 |
100 |
32 |
80 |
22 |
2900 |
|
100FYS-40 |
100 |
40 |
80 |
22 |
2900 |
|
50FYS-50 |
7.5 |
12.5 |
32 |
2.2 |
1450 |
|
65FYS-40 |
14.5 |
10 |
40 |
3 |
1450 |
|
80FYS-40 |
25 |
10 |
50 |
4 |
1450 |
|
100FYS-40 |
50 |
10 |
80 |
5.5 |
1450 |
FYS型耐腐蚀液下泵的使用注意事项
FYS型耐腐蚀液下泵拆卸与装配
1、FYS型耐腐蚀液下泵如更换或检查叶轮,可关闭出阀门,卸去法兰连接螺栓和底板连接螺栓,FYS型耐腐蚀液下泵用起重工具将泵吊出容器。
2、将底板垂直在固定的支架上,卸去泵体的所有螺栓,取出泵盖和叶轮螺母,用双锤轻击泵体,即可卸下叶轮。
3、FYS型耐腐蚀液下泵更换流动轴承则底板不动,只要卸去电机及相应支架,卸去泵联轴器、压盖、圆螺母,取也轴套体。
4、FYS型耐腐蚀液下泵装配与拆卸的次序相反,注意轴上配件的同心度。
FYS型耐腐蚀液下泵安装、使用、维修
1、FYS型耐腐蚀液下泵组装后,盘动联轴器,看是否转动灵活。检查是否有金属摩擦声,各部件螺母是否旋紧。
2、检查泵轴和电机轴的同心度,上下联轴器外圆左右差数不得超过0.1mm,联轴器端面间隙保持1~2.5mm。
3、FYS型耐腐蚀液下泵的吸入口到容器底部之间距离为吸入口径的2~3倍。泵体与器壁距离应大于口径的2.5倍。
4、FYS型耐腐蚀液下泵的出液管路,应另设支架支撑,其重量不允许支撑在泵上。
5、FYS型耐腐蚀液下泵检查电机的旋转方向,使泵的旋转方向符合指示方向。
6、关闭出口管路上的闸阀,接通冷却水管。
7、FYS型耐腐蚀液下泵超动电机,慢慢开启出口管闸阀到需要的位置,投入正常运转。
8、经常检查FYS型耐腐蚀液下泵与电机的情况,轴承温升不应超过75℃,轴承盒内应加足够黄油。
FYS型耐腐蚀液下泵故障原因及排除方法
故障现象 |
可能产生的原因 |
解决方法 |
流量不足 |
1.泵过流部分另件损坏 2.转速不足 3.吸入或输出口部分堵塞 |
1.更换另件 2.检查电压、电机是否正常 3.清除淤塞部分 |
扬程不足 |
1.叶轮损坏 2.转速不足 3.输液内含有气体 |
1.更换叶轮 2.检查电压、电机是否正常 3.降低液体温度排除气体 |
轴承发热 |
1.主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2.轴承盖内缺油或油变质 |
1.调整同心度 2.加油或换油 |
功率过载 |
1.介质比重过大 2.流量超过使用范围 3.产生机械擦 |
1.更换较大功率电机 2.按使用范围工作 3.检查调整或更换磨损部件 |
出液量小或不出液 |
1.电机转向不对 2.叶轮中心线末浸入液内 |
1.调整相位 2.调整浸没高度 |
振动或杂音 |
1.主轴与电机轴不同心 2.转子不平衡 3.螺母有松动现象 4.输液内含有气体或脱液运转 5.水轴承与轴颈磨损过大 |
1.调整同心度 2.更换另件 3.拧紧各部位螺母 4.降低液温排除气体,叶轮浸入液内 5.更换水轴承,恢复轴颈 |